歌名:蕭秉治 Xiao Bing Chih X 法蘭 Fran〈What Am I Fighting For〉— 電影《96分鐘》全球宣傳曲
測謊主題:〈What Am I Fighting For〉
證人:蕭秉治 Xiao Bing Chih X 法蘭 Fran
測謊鑑定:
• 人生的努力,為的是自己,還是他人?
• 你是英雄,還是兇手?
• 現在的決定,是最想做的選擇嗎?
人生多重選擇題,找回奮不顧身的理由
謊言、真實,此刻,誰來作證……
蕭秉治 Xiao Bing Chih X 法蘭 Fran〈What Am I Fighting For〉
華語樂壇金曲製造機 x 金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得主
首度搖滾詞曲創作,電影《96分鐘》全球宣傳曲
人生的抉擇,往往像是封閉式的選擇題:選項很多,但在事發的當下,只能選出唯一;歌曲〈What Am I Fighting For〉就是一首描寫面對抉擇時,內心沸騰掙扎情緒的搖滾歌曲。由華語樂壇金曲製造機蕭秉治作曲,金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得主法蘭作詞,兩人首次合體詞曲創作,為電影《96分鐘》打造出令人驚艷的全球宣傳曲。作曲時,秉治思考到電影緊張刺激的情節、人們深層激昂的情感,使用了2000年流行的搖滾風格呈現出多層次的情緒沸騰;法蘭作詞的核心除了與秉治作曲的搖滾激昂共鳴,更從「What if?」的概念出發:電影裡人們做選擇的方式,與每個人生活裡面對抉擇的態度互相映照,好像生而為人,「選擇」是必經的課題;只是,我們終究是人,選擇的當下,是真、是假,則由每人內心開放爭論。
兩位創作者不僅創作實力堅強,也透過他們的聲線對新單曲〈What Am I Fighting For〉的詮釋,表現出抉擇當下的掙扎態度,秉治以低聲呢喃和高亢嘶吼兩種旋律線互相撞擊;與秉治的聲線相輔相成,法蘭選擇了低音唱法,副歌部份使用了法蘭黛樂團時期人聲效果器的扭曲失真感,像是內心那份提醒自己的聲音,唱出屬於她的蘭式搖滾。究竟,要經過多少選擇,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,而到底抉擇的最後,為的是什麼?